河北要闻-k8凯发版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 : k8凯发版官网 >> 河北要闻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 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动能澎湃
日期:2024-10-03 来源:河北日报

7478项标准共享,520家重点企业三地海关互认,2023年地区“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7.1%……日前结束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京津冀联合展区的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表、一个个创新实践案例,展示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凡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强调,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携手京津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雄安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

场景汇,推开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移动抓枪式充电机器人和车辆搬运机器人,可实现“自动泊车 自动充电”全过程无人化;近零碳建筑里,多余电量会自动存储起来,柔性调节电力供给……近日,又一批客人走进雄安机器人大厦,在参观2024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获奖作品展的过程中,感受一个又一个奇思妙想。

今年6月,为期半年多的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落下帷幕。818个团队1320项作品报名参赛,264项作品获奖并在雄安新区寻求落地,优秀参赛成果正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雄安方案。

雄安新区之“新”在于创新。

雄安新区的诞生,就始于一场“破局”。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破解首都“大城市病”的发展难题,雄安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牢牢牵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雄安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进一步显现。

目前,中国星网启动试运行,华能总部、中化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矿总部、4所疏解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近300家。

央企的“安家”,带来的是未来产业链条的加速形成。

从今年3月起,北京伊斯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茂森多了一重身份——伊斯普信息科技(雄安)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从事信息科技防护、低空飞行等领域业务。让高茂森下定决心来雄安发展的,是看到多家疏解央企总部在雄安加速落地,尤其是中国星网雄安总部项目竣工交付。

作为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带动空天信息产业集聚。目前,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加快组建,星网数科、航天宏图等一批产业链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雄安,创新味道越来越浓,开放色彩越来越亮,人气越来越旺。

用好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新区出台住房、户籍、教育、医疗等10个配套方案,让年轻人“放下行囊、成就梦想”。

林荫停车位、小型足球场、直饮水点随处可见,白洋淀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宜居宜业“人民之城”造福百姓。

七年多来,雄安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拔节生长。

以协同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协作

9月20日,保定市满城区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一辆辆智能市域动车组列车在试车线上起步、加速、停车,对牵引制动系统进行验证。

建设占地1500亩的制造基地和2.2公里的试车线,这样的选址要求,在北京很难实现。2017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在保定设立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落子满城。

协同发展开拓出的广阔天地,让河北京车大展拳脚。

京冀两地联手,采取“北京研发 河北制造”模式——京投装备技术研究院作为研发平台,河北京车作为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基地。截至今年上半年,河北京车累计下线18种车型近800辆列车,并带动配套企业在保定生根。

跳出河北,才能更好发展河北。

京津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实力雄厚。河北资源禀赋良好,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河北转换发展动能迎来新机遇。

链上发力,产业协作不断深化。

7月10日,在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天津千鑫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条生产线安装完成,全部生产线预计10月底建成。

京津冀共同推进6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深化完善协作机制,联合开展“堵点”招商,携手实施“卡点”攻关,协同打造一批高水平平台载体,加快产业链图谱成果落地转化应用。

1至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长1.8倍。

畅通渠道,“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加速加力。

河北主动对接中关村等创新策源地,支持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河北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三地携手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77家……

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10亿元,是2014年的12倍。

打破壁垒,协同创新,不断拓展河北发展空间。

一家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河北,带来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去年以来,河北引进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被联合攻克,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省科技厅推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京津高校与我省各地合作共建9家科技平台示范基地。仅去年一年,示范基地获授权发明专利31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个。

协同创新,正催生河北发展“新”力量。

协同红利惠及三地百姓

连日来,在燕郊经济开发区的一处地下隧道内,总重约1400吨的“奋进号”盾构机日夜兼程向北京推进。

这条穿越河北的轨道线路,是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

22号线,是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河北段盾构掘进里程已经顺利过半。通车后,廊坊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仅需9分钟,到北京城市中心cbd最短用时32分钟。有了22号线,跨省上班族们的通勤体验更加舒适。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构建,高速公路网络越织越密,“断头路”加速打通。如今,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

跨省出门如同串门,让京津冀居民由“好邻居”变成“一家人”。

9月7日,星期六。一大早,保定市民李明峰从北京西站下了火车,在地铁进站口刷了一下社保卡,就顺利坐上了北京地铁。到了北京城市图书馆,他又通过刷社保卡,借到了图书。

一张小小的社保卡,已成为京津冀居民的“通关秘籍”。不论是乘坐公共交通、旅游观光,还是就医购药、文化体验,都可以享受“同城待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质教育资源“跨省过河”。目前,246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我省370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河北高校与京津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京津冀医联体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增至8个。

同时,河北瞄准京津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河北净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在北京市场占到四成,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过12万人。2021年以来,河北累计向京津输送“河北福嫂”6万人次。

瓣瓣同心,共谋发展。

协同发展成果绽放成人们灿烂的笑脸,充满民生温度的“协同故事”也必将刻进新的年轮。(本报记者 冯阳 曹铮)

"));
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主办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维明南大街46号   
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k8凯发版官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版官网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